其他

中央释放强烈信号!不只是涨工资,这两亿人的生活会越发幸福起来!

2017-07-01 新闻夜航

超过137万人正在关注

7月1日  哈尔滨 

雷阵雨   28℃~20℃

微风


导语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随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进,2亿多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收入待遇、社会地位、发展空间将发生诸多利好变化,生活将越发的幸福起来!

我国产业工人有2亿左右

我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截至目前,我国产业工人有2亿左右,其中超过八成集中在第二产业,近八成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六成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三成具有技术等级,农民工占六成左右。

产业工人的期盼

据测算,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5%;技术工人队伍中,初级工、中级工占比达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74%的农民工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没有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在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


此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技能形成缺乏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等等。

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

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总体上,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国家将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力度,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改革方案》明确,突出围绕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健全一系列制度安排,如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探索实行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等。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包括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等政策,探索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试点,打造足够数量和具备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等。

提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新协同培育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孵化拔尖技能人才,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加强有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法治保障。依法保障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主要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各类培训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等。

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纵向衔接连通、横向互通互认。


深入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技能评价方式更科学

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如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健全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做好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衔接等。

发展空间更宽广

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


畅通产业工人流动渠道。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提高相应待遇,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研究创新激励方式。


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

广阔技能竞赛平台等你来

改进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赛项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

让更多职工成为创新者

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实训平台,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

劳动经济权益更有保障

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创造平等就业环境,保障就业机会公平。


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做好跨地区、行业、单位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更受社会尊重

《改革方案》明确,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

财政投入机制更完善

改进就业专项资金补贴方式,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和补贴对象,支持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对符合政策的产业工人纳入高技能人才建设规划,按规定享受有关支持政策。

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落实完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优惠扶持政策,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

落实有保障

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是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得以落地见效的重要保证。《改革方案》从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构建合力推进改革的工作格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统筹社会组织的协同力量。建立贯彻落实的协调督查机制,由全国总工会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有力有序推进改革,着力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中推进,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针对各地区各产业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探索总结经验,做到有序实施。


三是做好改革宣传工作,营造关心、支持推进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是加强对改革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改革方案》落地见效。


觉得不错,

点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这是一篇20万人在看的文章

痛心!16岁女孩教室内遭同学……一个多小时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女孩母亲:我就希望他死!



来源:工人日报(ID:grrbwx)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商务合作:13796212350

责编:何博洋

审核:段君凯、小   翟、史国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